扣扣天美果冻制片厂
为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切实增强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学院举办“律赋博雅燕归来,春蕴未名气象新”2025年法律文化节系列活动。本届法律文化节以“格法致知、悟法躬行、联法怡情”叁大板块为主线,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载体,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集思想性、学术性、文化性于一体的法律文化盛宴,充分展现北大法学学科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担当。
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4月14日,法学院于百周年纪念讲堂南广场举办文化节启动仪式暨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活动。法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出席活动,与现场同学们互动交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普法实践和志愿服务,努力将课堂所学和社会实践融会贯通,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平安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将精心编撰的国家安全普法宣传手册一一递送到过往师生手中,组织大家开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法律名词抱团、谁是卧底等趣味普法游戏,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此次活动不仅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法治精神切实转化为服务国家发展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行动,充分彰显了北大法律人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联法怡情聚英才,和合共生展风采。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法学院以学生法律援助协会和学生法治宣讲团普法志愿者为主体,畅通高校与中学的法治教育协同联动。4月1日和8日,普法志愿者们围绕“网络暴力与网络犯罪”“校园反诈”“AI 浪潮下法律行业的转型与新生”等主题,于北京四中开展小北法学院普法宣讲课程。系列课程发挥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各学段综合优势,增强了当代大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有益实践,在广泛交流基础上实现了循序渐进、功能互补、协同育人的目标。
3月29日,法学院举办法律文化节“教授讲座”活动,法学院助理教授吴训祥老师主讲。吴训祥老师以“制定法的历史解释:起源与方法”为主题,通过系统梳理法律解释方法的历史脉络,以法制史为起点,围绕法治前沿问题开展深度讨论,深入探讨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同学们掌握法学研究方法,拓宽学术视野,夯实专业基础。
悟法躬行践真知,知行合一担使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法学院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组织生态文明主题团日活动,服务生态公益实践,投身维护国家生态安全。4月8日,法学院于海淀区上庄镇东马坊村公园举办“燕衔律枝,青衿植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团日活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法学院将继续鼓励同学们以青年之力、青春之姿勇担服务绿色发展、共建美好家园的历史使命,彰显新时代法律人的责任担当。
3月19日、4月5日,法学院2024级本科第3团支部、法学院研究生会分别前往北京香山公园、国家植物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以香山、国家植物园的红色历史资源和绿色生态发展成果为育人载体,追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悟“两山理论”的深刻时代价值,进一步加深了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理解认知。
为引领同学们实地体察法律实务,4月11日,学生法律援助协会组织参访中华遗嘱库北京东城分库,开展法治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秉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化对婚姻家事法律实务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层面重要作用的认知,助力法科学子成长为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深具法治情怀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法律人才。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燕园春正好,法治正当时,2025年北京大学法律文化节通过知识传播、实践参与和文化浸润,全方位展现北大法律人的精神风貌,为春日校园注入蓬勃的法治活力,体现法学院在弘扬法治文化、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责任担当。以法律文化节系列活动为契机,法学院将进一步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和“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目标,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为教育强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